一般无线网路环境中,传输距离在开放空间中可达300M、室内空间可达100M,但是实际上合理的传输范围约为50M左右,而这还要视环境情况而可能有所递减。影响无线讯号涵盖范围的原因包括建筑物的死角、结构、天线定位等,在使用无线网路产品时,常常因为讯号太弱、连线速度变慢、讯号断断续续、常断线等问题,造成连线品质不稳定,甚至电脑就在路由器(基地台, AP)旁边但是却没有讯号,而针对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情况,本篇文章将简述该如何处理的方式。
以下是无线网路的影响原因:
在一般的办公室和开放空间中不容易遇到讯号干扰的问题,这通常是在家庭环境较容易受到影响。发生此状况时,请检查一下周围环境,看看是否有电磁波较强的产品(如微波炉),如果有,建议将无线路由器(AP)或网卡远离,以避免讯号干扰。
在无线环境中,讯号会因建筑物结构、天线方向、无线路由器(AP, 基地台)位置、资料量多寡等影响讯号接收效能,这些情况容易造成无线传输的品质低落,遇到此情况有以下建议:
在不同介质影响的情况下,讯号穿透能力的衰减情形。在金属部份几乎完全阻隔了讯号的传输,因此在无线环境的配置上,尽量让无线路由器(AP)与网路卡之间不要有间隔阻挡,如此无线传输才能更加顺畅。
在规划无线网路前,首先了解一下无线路由器使用的无线网路晶片种类,亦即Wi-Fi的种类。
Wi-Fi可分为五代。由于ISM频段中的2.4GHz频段被广泛使用,例如微波炉、蓝牙,它们会干扰WiFi,令速度减慢,5GHz干扰则较小。双频路由器可同时使用2.4GHz和5GHz,但装置(电脑、平板、手机)则只能使用某一个频段。
因第一代与第二代已淘汰,我们从第三代开始介绍。
802.11g标准,全称为IEEE 802.11g-2003是对802.11原始标准实体层上的一个修订。802.11g工作在2.4G信道上,实体层速率提升至54Mbps。该规范已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相关的修改已经整合进IEEE 802.11-2007和后续版本,成为802.11协定的一部分。
801.11g工作在2.4G的ISM频段上,实体层上使用了正交频分复用(OFDM)调变方式,不同于802.11原始标准和802.11b标准,而与802.11a标准相同,使得最大速率达到54Mbps。在介质存取控制上,标准采用载波侦听多路存取/冲突避免(CSMA/CA)的方式,这与其他标准相同。考虑到CSMA/CA协定的开销,802.11g装置间的最大吞吐量可以达到31.4Mbps。由于微波炉,蓝牙装置,ZigBee等产品都工作在ISM频段上,802.11g装置可能会受到其他装置的干扰。
由于市场上对高速率的无线传输的需求,在2003年一月,虽然802.11g标准还未正式发布,11g的装置就大规模的部署了。802.11g的装置回溯相容801.11b网路。然而11b装置会拖慢整个11g网路的吞吐量。
IEEE 802.11n-2009,对于IEEE 802.11-2007无线区域网路标准的修正规格。它的目标在于改善先前的两项无线网路标准,包括802.11a与802.11g,在网路流量上的不足。它的最大传输速度理论值为600Mbit/s,与先前的54Mbit/s相比有大幅提升,传输距离也会增加。2004年1月时IEEE宣布组成一个新的单位来发展的新的802.11标准,于2009年9月正式批准。
对802.11n的后续研究正在IEEE 802.11ac草案中进行,预计可以于2014年2月正式发布,将提供8xMIMO,最高160MHz频宽和最高866.7Mbit/s的理论速度。
2.4GHz和5GHz都可自由选择20MHz或40MHz频宽,但一些装置只允许在5GHz下使用40MHz频宽,例如MacBook。如果用家购买一台只支援2.4GHz的150Mbps路由器,就只能使到72Mbps,即是20MHz频宽下的最快速度。
IEEE 802.11ac,俗称5G WiFi (5th Generation of Wi-Fi),是一个802.11无线区域网路(WLAN)通讯标准,它透过5GHz频带进行通讯。理论上,它能够提供最少1Gbps频宽进行多站式无线区域网通讯,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线传输频宽。
2008年年底,IEEE 802标准组织成立新小组,目的是在于建立新标准来改善802.11-2007标准。包括建立提高无线传输的速度的标准,使无线网路的能够提供与有线网路相当的传输效能。
802.11ac是802.11n的继承者。它采用并扩展了源自802.11n的空中介面(air interface)概念,包括:更宽的RF频宽(提升至160MHz),更多的MIMO空间串流(spatial streams)(增加到 8),下行多使用者的 MIMO (最多至4个),以及高密度的调变(modulation)(达到 256QAM)。
协定 | 频率(GHz) | 频宽(MHz) | 每条流的速率(Mbit/s) | MIMO 支援 |
802.11b | 2.4 | 20 | 1, 2, 5.5, 11 | N/A |
802.11g | 2.4 | 20 | 6, 9, 12, 18, 24, 36, 48, 54 | N/A |
802.11n | 2.4/5 | 20 | 7.2, 14.4, 21.7, 28.9, 43.3, 57.8, 65, 72.2 | 4 |
40 | 15, 30, 45, 60, 90, 120, 135, 150 | |||
802.11ac | 5 | 20 | 最大87.6 | 8 |
40 | 最大200 | |||
80 | 最大433.3 | |||
160 | 最大866.7 |
以下是建议的无线网路规划要领。
无线网路讯号的发射范围与天线垂直,一般单楼层的家庭就把天线垂直于地平面,住在透天厝就可以把天线平行于地平面放置,以便将无线讯号涵盖到其他楼层。
理想的天线是朝四面八方发射讯号时,与天线相同距离的点所收到的讯号强度应相同,这就是理想天线,可惜目前的技术无法制造出这种天线。
另一常用的天线是偶极天线,偶极天线和理想天线相比,会有相同距离不同位置,所量测到讯号强度不同的状况发生,某些地方量到的信号强度会比理想天线高,某些地方较低。所以依据偶极天线讯号最强的腹部与理想天线相比,发现偶极天线的讯号强度比理想天线强了1.6倍,经转换为2.15dBi(i指的是与理想天线相比较);也就是说一个偶极天线拥有的增益(gain)为2.15dBi。
高dBi值的天线能够加大讯号范围,dBi愈高效果愈好。如果你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天线效果不佳,建议您可以更换较高的dBi值天线试试。
2.462GHz共11个频道,其中每个频道约相差5MHz。在频谱屏蔽标准来说,虽然有规定±22MHz的能量限制,也就是传递的讯号随着频段不同跟着减弱,但多少还是会互相干扰。因此连线要好的话,尽量在11个频道中最好都能互相错开,选择频道1、6、11这3个会较好。
开启QoS过滤机制会影响无线路由器的效能,造成路由器单位时间能传输的封包数降低,如果您有多台电脑、平板或行动装置使用无线网路,建议关闭QoS过滤功能,或使用效能更高(更厉害的晶片)的路由器(价位更高)。
这个观点其实很有趣,理论上是不会快,但实测偏偏就是会,与一般认知相反。原因在于家用无线路由器太便宜了,随便开启Wi-Fi功能一扫,跑出来一堆无线基地台,造成2.4GHz频段壅塞。802.11n可在5GHz频段运作,由于5GHz的无线路由器较贵、较不普及,因此比较不壅塞,但前提是其它无线网路设备(电脑、平板、手机)也必须支援5GHz运作才行。
市面上的弱电箱大部分都是金属制品,将无线路由器放入弱电箱会降低效能,因金属会干扰无线讯号。如果您无法阻止无线路由器放入弱电箱,至少将天线延伸至弱电箱外。
蕴藏许多助人的知识与智能。